倒卵绣球

倒卵绣球
花莞社

  倒卵绣球(学名:Hydrangea obovatifolia Hay.)灌木,高可达4米,枝红褐色或淡棕色,树皮呈薄片状剥落,叶薄纸质或纸质,倒卵形或倒长卵形,叶柄细,长1-1.5厘米,伞形状聚伞花序顶生,孕性花萼筒浅杯状,萼齿...

  • 中文学名倒卵绣球
  • 拉丁文名Hydrangea obovatifolia Hay.
  • 二名法Hydrangea obovatifolia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蔷薇目
  • 亚目虎耳草亚目
  • 虎耳草科
  • 亚科绣球花亚科
  • 绣球花族
  • 绣球属
  • 倒卵绣球

形态特征

灌木,高可达4米;嫩枝红褐色或淡棕色,被柔毛,老枝淡灰色,无毛,树皮呈薄片状剥落。

叶薄纸质或纸质,倒卵形或倒长卵形,长5-9厘米,宽2.5-3.5厘米,有时长达11厘米,宽5厘米,先端短渐尖,具三角形尖头,基部钝或楔形,边缘除基部外有疏离粗齿,齿端具小尖头,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光滑无毛或仅于中脉上被稀疏短柔毛,有时下面脉腋间被少许髯毛;中脉和侧脉纤细,下面稍凸起,侧脉4-6对,弯拱,与中脉成钝角,小脉稀疏网状,下面稍明显;叶柄细,长1-1.5厘米,被疏柔毛。

伞形状聚伞花序顶生,直径5-10厘米,顶端截平或微拱,分枝通常5,极扩展,长短、粗细不一,被直或稍弯曲的短柔毛;不育花萼片3-4,扁圆形或倒卵形、大小极不相等,中间1片常较大,长1-1.3厘米,宽1.1-1.5厘米,结果时长达2.5厘米,宽达2.7厘米,全缘,基部具短爪;孕性花萼筒浅杯状,长0.5-0.6毫米,萼齿卵状三角形,其长约等于萼筒;花瓣长倒卵形,长2.5-3毫米,先端略尖,基部具短爪,爪长约0.5毫米;雄蕊8-10枚,近等长,长2-3毫米,花药长圆形,长约0.6毫米;子房不及一半下位,花柱3,粗壮,结果时长约1.5毫米,扩展,柱头增厚,沿花柱内侧下延至近中部。

蒴果香炉形,连花柱长约5毫米,宽约3毫米,顶端突出部分长约2毫米,稍长于萼筒;种子淡褐色,椭圆形或长倒卵形,无翅,具网状脉纹。花期5月,果期8月。

生长环境

倒卵绣球主要生长于山谷溪边疏林中。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中国台湾(基隆、恒春),日本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