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丛红景天

小丛红景天
花莞社

  小丛红景天(拉丁学名:Rhodiola dumulosa (Franch.) S. H. Fu)为景天科红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根颈粗壮,分枝,地上部分常被有残留的老枝。花茎聚生主轴顶端,长5-28厘米,直立或弯曲,不分枝。种子长圆形,长1...

  • 中文学名小丛红景天
  • 拉丁文名Rhodiola dumulosa (Franch.) S. H. Fu
  • 别名雾灵景天、凤尾七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虎耳草亚目
  • 景天科
  • 亚科景天亚科
  • 红景天属
  • 分布区域四川、青海、甘肃、陕西、湖北、山西、河北、内蒙古、吉林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颈粗壮,分枝,地上部分常被有残留的老枝。花茎聚生主轴顶端,长5-28厘米,直立或弯曲,不分枝。叶互生,线形至宽线形,长7-10毫米,宽1-2毫米,先端稍急尖,基部无柄,全缘。花序聚伞状,有4-7花;萼片5,线状披针形,长4毫米,宽0.7-0.9毫米,先端渐尖,基部宽;花瓣5,白或红色,披针状长圆形,直立,长8-11毫米,宽2.3-2.8毫米,先端渐尖,有较长的短尖,边缘平直,或多少呈流苏状;雄蕊10,较花瓣短,对萼片的长7毫米,对花瓣的长3毫米,着生花瓣基部上3毫米处;鳞片5,横长方形,长0.4毫米,宽0.8-1毫米,先端微缺;心皮5,卵状长圆形,直立,长6-9毫米,基部1-1.5毫米合生;种子长圆形,长1.2毫米,有微乳头状突起,有狭翅。花期6-7月,果期8月。[1-2]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600-3900米的山坡石上。小丛红景天一般野生于向阳山坡、石隙、高山草甸、高山岩石缝、山坡草地、灌丛边缘以及高山干燥的沙质土壤中。其适应性较强, 喜稍冷凉而湿润的气候条件, 耐寒耐旱, 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 应选择海拔较高、气候冷凉、无霜期较短、夏季昼夜温差较大的山区栽培。栽培地应选择含腐殖质多、土层深厚、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 可以利用山地的森林采伐迹地或生荒地栽培。育苗地最好选土质肥沃疏松、离水源较近的地块。移栽地尽量选择排水良好、土壤含沙略多的山坡地、荒山坡地和非耕地, 不宜于黏土、盐碱土、低洼积水地栽培。

栽培技术

整地施肥选地后深翻30~ 40 cm, 清除田间杂物, 打碎土块, 顺坡向作畦, 畦宽100~120 cm、高20 ~ 25 cm, 作业道宽50 ~70 cm, 结合耕地, 每公顷施入厩肥或猪圈粪3 万~ 5 万kg , 复合肥20~ 30 kg, 耙碎整平。地势较高的平地可畦作, 地势较低的地块也可垄作, 山坡地和山坡非耕地只耕翻耙细, 不打垄不做畦, 但要挖排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