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薹草

藏东薹草
花莞社

藏东薹草,是莎草科、薹草属植物,根状茎斜生,木质,粗壮。分布于青海南部、四川西部和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部和南部。锡金、尼泊尔、印度北部、克什米尔地区及阿富汗也有分布。 中文学名藏东薹草 拉丁...

  • 中文学名藏东薹草
  • 拉丁文名Carex cardiolepis Nees
  •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 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 莎草目 Cyperales 
  • 莎草科 Cyperaceae
  • 亚科薹草亚科 Caricoideae
  • 薹草族 Cariceale
  • 薹草属 Carex 
  • 亚属薹草亚属 Subgen. Carex
  • 分布区域中国青海南部、四川、云南、西藏;锡金、尼泊尔、印度北部

形态特征

根状茎斜生,木质,粗壮。秆密丛生,高20-40厘米,粗约1毫米,稍粗糙。叶稍短于秆或与之近等长,花后稍延伸,平张或对折,宽1-2毫米,柔软,基部具暗褐色宿存叶鞘。

苞片佛焰苞状,苞鞘绿色,边缘膜质,顶端具短苞叶。小穗3-4个,彼此疏远,偶有最下部的1个自秆的基部生出,顶生小穗雄性,棒状圆柱形,长1.5-2厘米,粗约2-2.5毫米,具多数密生的雄花;侧生的2-3个雌性,圆柱形,长1-2厘米,粗约3毫米,具多数疏生的花;小穗柄丝状,很长地伸出苞鞘之外。雄花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约4.5毫米,顶端渐尖,膜质,淡褐色;雌花鳞片倒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长4.3-4.7毫米,顶端圆或微凹,具粗糙的短芒,纸质,两侧淡褐色,有宽的白色膜质边缘,中间绿色,有3条脉。

果囊短于鳞片或与之等长,倒卵状长圆形,肿胀三棱形,长4-4.5毫米,纸质,淡绿色,密被短柔毛,除具二侧脉外,还有若干条细脉,基部渐狭成短柄,顶端骤缩成外弯的短喙,喙口全缘。

小坚果倒卵状长圆形,长2.5-2.8毫米,三棱形,基部具短柄,顶端具外弯的短喙;花柱基部稍增粗,柱头3个。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000-4300米的高山灌丛草甸或林下。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青海南部、四川西部和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部和南部;锡金、尼泊尔、印度北部、克什米尔地区及阿富汗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东喜马拉雅山区。

参考文献

CarexcardiolepisNeesinWight.Contrib.Bot.India127,1834;Kunth,Enum.Pl.2:516,1837;Boott,Illustr.Carex1:6,t.17,1858;Bocklr.inLinnaea41:200,1877;Boiss.,Fl.Orient.5:409,1884;C.B.ClarkeinHook.f.,Fl.Brit.Ind.6:744,1894etinJourn.Linn.Soc.Bot.36:279,1903;Franch.inNouv.Arch.Mus.Paris3,9:172,1897;Kukenth.inEngl.,Pflanzenr.Heft38(IV,20):490,1909;西藏植物志5:412,1987;横断山区维管植物下册:2377,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