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莞社
大花蒺藜是蒺藜科蒺藜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根粗壮;茎自基部分枝,分枝平卧地上或上升,长30-60厘米,密被柔毛;老枝具节,节间具纵沟槽。 中文学名大花蒺藜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
偶数羽状复叶,对生,不等大,长3-5厘米,具小叶4-7对,叶柄长6-8毫米;小叶对生,纸质,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15毫米,宽2.5-7毫米,先端钝圆或锐尖,基部偏斜,全缘,叶面绿色,疏被柔毛,背面淡绿色,密被长柔毛,近无小叶柄;托叶对生,狭披针形或近镰刀状,长2.5-6毫米,被白色长柔毛。
花黄色,单生于叶腋,直径约3厘米,花梗与叶近等长,密被长柔毛;萼片5,披针形,长6-8毫米,宽约2毫米,外面被长柔毛;花瓣5,倒卵状长圆形,长约1.5-2厘米,宽约5毫米,先端钝圆形;雄蕊10,花丝长约3毫米,花药长圆形,长约1毫米;子房密被淡黄色长硬毛,花柱粗壮,长约2毫米。
果直径约1厘米,分果爿5,长8-12毫米,被长硬毛,具小瘤突及2-4枚锐刺。花果期5-11月。
生于海拔350-600米的干热河谷地区
国外分布:热带
国内分布:海南省,广东省,云南省
【药名】:大花蒺藜
【来源】:为蒺藜科植物大花蒺藜的果实。
【功效】:清肝明目解毒疗疮。
【主治】:治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肿痛,巅顶头痛,皮肤疮疖痈肿,红肿热痛。
【性味归经】:苦,辛。性温。肺、肝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9-12克,水煎服。外用:捣敷或研面外用患部。
【考证】:始载于《海南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