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菖蒲

水菖蒲
花莞社

  水菖蒲,中药名。为天南星科植物菖蒲Acorus calamus L.的根茎。全国各省区均产。具有化痰开窍,除湿健胃,杀虫止痒之功效。常用于痰厥昏迷,中风,癫痫,惊悸健忘,耳鸣耳聋,食积腹痛,痢疾泄泻,风湿疼痛,...

  • 中文学名水菖蒲
  • 被子植物门
  • 单子叶植物纲
  • 天南星目
  • 天南星科
  • 菖蒲属
  • 分布区域全国各省区均产

植物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稍扁,分枝,直径5-10毫米,外皮黄褐色,芳香,肉质根多数,长5-6厘米,具毛发状须根。叶基生,基部两侧膜质叶鞘宽4-5毫米,向上渐狭,至叶长1/3处渐行消失、脱落。叶片剑状线形,长90-150厘米,中部宽1-3厘米,基部宽、对褶,中部以上渐狭,草质,绿色,光亮;中肋在两面均明显隆起,侧脉3-5对,平行,纤弱,大都伸延至叶尖。花序柄三棱形,长15-50厘米;叶状佛焰苞剑状线形,长30-40厘米;肉穗花序斜向上或近直立,狭锥状圆柱形,长4.5-8厘米,直径6-12毫米。花黄绿色,花被片长约2.5毫米,宽约1毫米;花丝长2.5毫米,宽约1毫米;子房长圆柱形,长3毫米,粗1.25毫米。浆果长圆形,红色。花期2-9月。

生长环境

全国各省区均产。生于海拔2600米以下的水边、沼泽湿地或湖泊浮岛上,也常有栽培。南北两半球的温带、亚热带都有分布。

药材性状

根茎扁圆柱形,少有分枝;长10-24cm,直径l-1.5cm。表面类白色至棕红色,有细纵纹;节间长0.2-1.5cm,上侧有较大的类三角形叶痕,下侧有凹陷的圆点状根痕,节上残留棕色毛须。质硬,折断面海绵样,类白色或淡棕色;横切面内皮层环明显,有多数小空洞及维管束小点;气较浓烈而特异,味苦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