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叶眼子菜

浮叶眼子菜
花莞社

  眼子菜科、眼子菜属(学名:Potamogeton natans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匍匐,具红色斑点。茎少分枝。有浮水和沉水两种叶。花果期约7-10月。 拉丁文名Potamogeton natans 别名飘浮眼子菜、水案板、水菹草、西...

  • 拉丁文名Potamogeton natans
  • 别名飘浮眼子菜、水案板、水菹草、西藏眼子菜
  • 被子植物门
  • 单子叶植物纲
  • 沼生目
  • 亚目眼子菜亚目
  • 眼子菜科
  • 眼子菜属
  • 分布区域东北、新疆及西藏等地

形态特征

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根茎发达,白色,分枝,茎圆柱形,多分枝,节处生有须根。直径1.5~2mm,通常不分枝或极少分枝。浮水叶革质,卵形至矩圆状卵形,有时为卵状椭圆形,长4-9厘米,宽2.5-5厘米.先端圆形或具钝尖头,基部心形至圆形,稀渐狭,具长柄;叶脉23-35条,于叶端连接,其中7-10条显著;沉水叶质厚,叶柄状,呈半圆柱状的线形,先端较钝,长10-20厘米,宽2-3毫米,具不明显的3-5脉;常早落;托叶近无色,长4-8厘米,鞘状抱茎,多脉,常呈纤维状宿存。穗状花序顶生,长3-5厘米,具花多轮,开花时伸出水面;花序梗稍有膨大,粗于茎或有时与茎等粗,开花时通常直立,花后弯曲而使穗沉没水中,长3-8厘米。花小,被片4,绿色,肾形至近圆形,径约2毫米;雌蕊4枚,离生。果实倒卵形,外果皮常为灰黄色,长3.5-4.5毫米,宽2.5-3.5毫米;背部钝圆,或具不明显的中脊。花果期约7-10月。

浮叶眼子菜浮萍眼子菜又名:飘浮眼子菜、水案板、水菹草、西藏眼子菜。属眼子菜科,多年生草本,漂浮于稻田水面,根状匍匐茎,具红色斑点。茎少分枝。有浮水和沉水两种叶,沉水叶常为叶柄状,线形;浮水叶宽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8厘米,宽1.5~3厘米,先端钝圆,基部心形或下延于叶柄,叶柄长于叶片。总花梗租短;穗状花序,圆柱形,具较紧密排列的花,黄绿色;雄蕊4个,雌蕊4个,小核果,生于水塘或水田中。

生长环境

生于池塘、水田和水沟等静水中,水体多呈微酸性至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