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毛翠雀花

黄毛翠雀花
花莞社

黄毛翠雀花(学名:Delphinium chrysotrichum Finet & Gagnep.)是毛茛科翠雀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可达20厘米,短柔毛,不分枝,基生叶和下部叶有长柄;叶片肾形或圆肾形,伞房花序生茎或分枝端,有花;苞片有...

  • 中文学名黄毛翠雀花
  • 拉丁文名Delphinium chrysotrichum Finet et Gagn.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毛莨目
  • 毛茛科
  • 亚科金莲花亚科
  • 翠雀族
  • 翠雀属
  • 黄毛翠雀花
  • 分布区域分布于中国四川西部、西藏东部。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 茎高(5-)11-20厘米,疏被开展的短柔毛,不分枝,或自下部有1(-2)分枝。

基生叶和下部叶有长柄;叶片与密花翠雀花相似,肾形或圆肾形,长(1.2-)1.6-3.2厘米,宽(2-)2.9-5.2厘米,三深裂至距基部3-4毫米处,裂片互才目覆压或邻接,有小裂片和钝牙齿,两面疏被短柔毛;叶柄长6-11厘米。

伞房花序生茎或分枝端,有2(-4)花;苞片有柄,三裂;花梗长3.4-8厘米,至少上部密被开展的柔毛(长0.2-1毫米),并混有黄色短腺毛;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上部,似苞片或披针状线形;萼片宿存,紫色,外面密被淡黄色长柔毛,上萼片船状圆卵形,长2-3厘米,距比萼片短或近等长,圆锥状或圆锥状钻形,长1.5-2.4厘米,基部粗7-12毫米,末端钝;花瓣顶端二浅裂,无毛或疏被柔毛;退化雄蕊瓣片长约7毫米,二裂超过中部,腹面有黄色髯毛,爪长6-9毫米;雄蕊无毛;心皮3,子房被柔毛。

蓇葖长约1.7厘米;种子四面体形,长约2毫米,沿棱有宽翅。8-9月开花。

主要变种

察瓦龙翠雀花(变种)Delphinium chrysotrichum var.tsarongense (Hand. -Mazz.) W. T. Wang,

与黄毛翠雀花的区别:茎、叶柄、花梗均有向下反曲而贴伏的短柔毛(毛长约2-3毫米),无腺毛。叶长达4厘米,宽达8厘米。萼距比萼片短,长1.3-2.3厘米,圆锥形。产云南西北部(德钦)和西藏东南部(察瓦龙)。生海拔3000-4600米间草坡或多石砾山坡。模式标本采自西藏察隅,察瓦龙。

生长环境

喜凉爽通风、日照充足的干燥环境和排水通畅的砂质壤土。耐旱植物,喜光植物。阳性,耐半阴,性强健,耐干旱,耐寒,喜冷凉气候,忌炎热。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四川西部(康定以南)、西藏东部(朗县、察隅)。生海拔4200-5000米间山地多石砾山坡。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巴塘。

主要价值

观赏:翠雀花花形别致,色彩淡雅。或丛植,栽植花坛、花境,也可用作切花。

药用:【藏药】洛赞巴:地上部分用于腹胀,腹痛,热泻《藏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