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托叶猪屎豆

翅托叶猪屎豆
花莞社

翅托叶猪屎豆,直立草本或亚灌木,体高50-100厘米;茎枝呈之字形,除荚果外全部被丝状锈色柔毛。 中文学名翅托叶猪屎豆 拉丁文名Crotalaria alata Buch.-Ham. ex D. Don 别名翅托叶野百合(海南植物志) 门被子...

  • 中文学名翅托叶猪屎豆
  • 拉丁文名Crotalaria alata Buch.-Ham. ex D. Don
  • 别名翅托叶野百合(海南植物志)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蔷薇目
  • 亚目蔷薇亚目
  • 豆科
  • 亚科蝶形花亚科
  • 猪屎豆族
  • 猪屎豆属 

形态特征

直立草本或亚灌木,体高50-100厘米;茎枝呈之字形,除荚果外全部被丝状锈色柔毛。

托叶下延至另一茎节而成翅状,单叶,叶片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3-8厘米,宽1-5厘米,先端钝或圆,具细小的短尖头,基部渐尖或略楔形,两面被毛,下面较密;近无柄。

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有花2-3朵;苞片卵状披针形,长约3毫米,小苞片和苞片相似,二枚,生萼筒基部;花梗长3-5毫米;花萼二唇形,长6-10毫米,萼齿披针形,先端渐尖;花冠黄色,旗瓣倒卵状圆形,长5-8毫米,背部上方有束状柔毛,冀瓣长圆形,比旗瓣稍短,龙骨瓣卵形,具长喙;子房无毛。

荚果长圆形,长3-4厘米,无毛或被稀疏的短柔毛,先端具稍弯曲的喙,果颈长约3毫米,种子30-40颗。

花果期6-12月间。

生长环境

主要生长在海拔100-2000米的荒山草地。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亚洲、非洲热带、亚热带地区也有分布。

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

主要价值

本种含吡咯烷类生物碱,可供药用。我国民间用其全草治风湿麻痹、外伤出血等症。抗癌作用同大猪屎豆C.assamicaBen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