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叶球兰

花叶球兰
花莞社

中文学名花叶球兰 拉丁文名Hoya carnosa (L. f.) R. Br. var. marmorata Hort.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捩花目 亚科马利筋亚科 族牛奶菜族 属球兰属 分布区域原产于我国华南及东南亚各...

  • 中文学名花叶球兰
  • 拉丁文名Hoya carnosa (L. f.) R. Br. var. marmorata Hort.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合瓣花亚纲
  • 捩花目
  • 亚科马利筋亚科
  • 牛奶菜族
  • 球兰属
  • 分布区域原产于我国华南及东南亚各国及大洋洲等地

形态特征

攀援灌木,附生于树上或石上;茎节上生气根。叶对生,肉质,卵圆形至卵圆状长圆形,长3.5-12厘米,宽3-4.5厘米,顶端钝,基部圆形;侧脉不明显,约有4对。聚伞花序伞形状,腋生,着花约30朵;花白色,直径2厘米;花冠辐状,花冠筒短,裂片外面无毛,内面多乳头状突起;副花冠星状,外角急尖,中脊隆起,边缘反折而成1孔隙,内角急尖,直立;花粉块每室1个,伸长,侧边透明。蓇葖线形,光滑,长7.5-10厘米;种子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花期4-6月,果期7-8月。变种有花叶球兰 var. marmorata Hort. , 叶缘有黄白色条纹,广州有栽培。

生长环境

球兰原产于我国华南及东南亚各国及大洋洲等地,原来都附生于树干、石壁上,喜温暖,耐干燥,适宜于生长在无酷暑、无严寒的环境, 喜阳光,但忌烈日曝晒,其适生温度为20-25C,冬季不宜低于7C,在富含腐殖质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旺盛。

分布范围

产于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等省区。生于平原或山地附生于树上或石上;国内外都有栽培于庭园中。

栽培繁殖

栽培

栽培花叶球兰要有适宜的光照,因光照对其叶片色泽影响很大,若日照过强,叶色会泛黄,色彩粗涩而无光泽,一般春秋两季可接受阳光,6-9月应放半阴处,以遮荫,保持30%的光照,在室内应放置在侧窗户附近。

栽培基质可用腐叶土2份,泥炭和粗砂各1份混合,加少许厩肥作基肥。

浇水应不干不浇,浇必浇透。夏季高温时,生长较慢,注意盆土不要太湿,可适当喷水降温。冬季也要少浇水,保持盆土稍湿即可。

肥料以基肥为主,生长季每月再追施2-3次液肥。

繁殖

兰繁殖主要采用扦插法,也可压条。5-9月取半木质化的枝条1-3节作插穗,插中约20天即可生根;也可在春季剪枝扦插。又因其每个节处皆有气生根,故用压条法将其枝条压靠泥土,也易生根成长。

病虫害防治

此花宜放置在透气处,若在通风不良环境中,会受到介壳虫、蚜虫的为害,因其叶厚光滑,少量虫可用人工清除,也可用喷药的方法将虫杀除。

应用价值

花叶球兰枝蔓柔韧,可塑性强,莳养者可随个人爱好制作各种形式的框架,令其缠绕攀援其上生长,形成多姿多彩的各种动植物形象,尽情欣赏。也可让其自然下垂,作悬吊栽培欣赏。此花的花枝多在前一年生的花枝上产生,所以修剪应在新枝产生后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