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黄耆

混合黄耆
花莞社

混合黄耆(学名:Astragalus commixtus Bunge)为豆科黄芪属的植物。一年生草本,被半开展的白色毛。小叶长圆状椭圆形、长圆形或线状长圆形,总状花序疏生2-5花,稀单花;子房无柄,被白色毛。 花期3-5月,果期4-...

  • 中文学名混合黄耆
  • 拉丁文名Astragalus commixtus Bunge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蔷薇目
  • 亚目蔷薇亚目
  • 豆科
  • 亚科蝶形花亚科
  • 山羊豆族 黄耆亚族
  • 黄耆属

形态特征

整体

一年生草本,被半开展的白色毛。

茎叶

茎直立,高4-8厘米,由基部起分枝。

羽状复叶有11-15片小叶,长4-7厘米;叶柄长1-3厘米;托叶离生,三角状披针形,长3-4毫米,膜质,具缘毛;小叶长圆状椭圆形、长圆形或线状长圆形,长6-10毫米,先端钝或有时微缺;小叶柄很短。

总状花序疏生2-5花,稀单花;总花梗与叶等长,但果期超过很多;苞片卵形,长1.5-2毫米,先端渐尖,膜质,有白色缘毛;花梗长不及1毫米;花萼筒管状,长4-5毫米,萼齿线状钻形,长约2毫米;花冠青紫色或乳白色;旗瓣长约8.5毫米,上部收狭成舌状线形,先端微缺,中部扩大近圆形,下部渐狭为瓣柄,翼瓣长约6.5毫米,瓣片长圆形,瓣柄与瓣片近等长,龙骨瓣较翼瓣稍短,长约6.3毫米,瓣柄较瓣片长;子房无柄,被白色毛。

荚果线形,长2-4厘米,先端尖,弧状弯曲,假2室,含14-16颗种子,无果颈。

花果期

花期3-5月,果期4-6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500-750米的山坡或田边干旱沙地上。

分布范围

产于新疆北部(吉木萨尔、阜康、呼图壁、玛纳斯、沙湾)。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东欧及中亚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