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芽南蛇藤

大芽南蛇藤
花莞社

大芽南蛇藤(Celastrus gemmatus Loes.),为卫矛科、南蛇藤属的一种攀援状灌木。长3-7m。冬芽大,长7-10mm。小枝圆柱形,具条纹,多皮孔。单叶互生;叶柄长可达2cm;叶片卵状椭圆形或长方形,长5-15cm,宽2-8cm...

  • 中文学名大芽南蛇藤
  • 拉丁文名Celastrus gemmatus Loes.
  • 别名哥兰叶、米汤叶、绵条子、霜红藤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卫矛目
  • 亚目卫矛亚目
  • 卫矛科
  • 亚科卫矛亚科
  • 南蛇藤族
  • 南蛇藤属
  • 亚属腋花组
  • 大芽南蛇藤
  • 分布区域河南、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形态特征

大芽南蛇藤的小枝具多数皮孔,皮孔阔椭圆形到近圆形,棕灰白色,突起,冬芽大,长卵状到长圆锥状,长可达12毫米,基部直径近5毫米。叶长方形,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6-12厘米,宽3.5-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阔,近叶柄处变窄,边缘具浅锯齿,侧脉5-7对,小脉成较密网状,两面均突起,叶面光滑但手触有粗糙感,叶背光滑或稀于脉上具棕色短柔毛;叶柄长10-23毫米。

聚伞花序顶生及腋生,顶生花序长约3厘米,侧生花序短而少花;花序梗长5-10毫米;小花梗长2.5-5毫米,关节在中部以下;萼片卵圆形,长约1.5毫米,边缘啮蚀状;花瓣长方倒卵形,长3-4毫米,宽1.2-2毫米;雄蕊约与花冠等长,花药顶端有时具小突尖,花丝有时具乳突状毛,在雌花中退化,长约1.5毫米;花盘浅杯状,裂片近三角形,在雌花中裂片常较钝;雌蕊瓶状,子房球状,花柱长1.5毫米,雄花中的退化雌蕊长1-2毫米。

蒴果球状,直径10-13毫米,小果梗具明显突起皮孔;种子阔椭圆状到长方椭圆状,长4-5.5毫米,直径3-4毫米,两端钝,红棕色,有光泽。花期4-9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

大芽南蛇藤生长于海拔100-2500米密林中或灌丛中。

分布范围

产于河南、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四川、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是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南蛇藤之一。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蒙自。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枝条的内皮含有丰富纤维,可搓绳索,亦可作人造棉及造纸的原料。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分析资料:茎皮含纤维62.28%,其中α-纤维素占74.66%;纤维长度为3.3~4毫米,宽2~3微米。又据福建省资料,茎皮含纤维22.8%,纤维长度一般为5.86毫米,最长6.8毫米,最短4.2毫米,宽度一般为3.4微米,最宽4.5微米,最窄1.5微米。

种子油供制肥皂及其他工业用。据云南省资料:种子出油率20%。秋季种子成熟,结合利用纤维,连同植株割回晒干,打下种子,扬净枝叶和杂质,放通风干燥处备用。

中药应用

【药名】霜红藤【别名】霜江藤、哥兰叶、穿山龙、山货榔、小红藤、白花藤。

【汉语拼音】shuanghongteng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gemmatusLoes.

【归经】肝;胃经【功效】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经闭;产后腹痛;胃痛;疝痛;疮痈肿痛;骨折;风疹;湿疹;带状疱疹;毒蛇咬伤。

【科属分类】卫矛科【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经闭;产后腹痛;胃痛;疝痛;疮痈肿痛;骨折;风疹;湿疹;带状疱疹;毒蛇咬伤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丛中。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台湾。

【性味】苦;辛;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涂;或磨汁涂;或鲜品捣敷。

【用药禁忌】孕妇慎服。

【出处】《中华本草》

大芽南蛇藤(CelastrusgemmatusLose)为卫矛科(Celastraceae)南蛇藤属(Celastrus)植物,又名霜红藤、哥兰叶,生于海拔100~2500m的密林或灌丛中,其根、茎、叶有祛风湿、行气、舒筋、活血的功能。目前,对大芽南蛇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化学成分、昆虫拒食及杀虫、杀菌等方面,如Tu等从大芽南蛇藤种子油、根皮中分离到10多个具有β-二氢沉香呋喃骨架的倍半萜类化合物;Feng等从其叶中分离到10多个黄酮类化合物;郭莲等从其茎中分离到7种化学成分;姚松林等报道了大芽南蛇藤根皮乙醇提取物对二斑波缘龟甲(Basiprionotabisignsata)、菜青虫(Pierisrapae)和家蚕(Bombyxmori)均表现出显著的拒食活性;杨华等报道其水解产物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umgraminearum)、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longipes)、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cingulata)均具有一定抑制活性。然而,对大芽南蛇藤育苗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大芽南蛇藤与其他南蛇藤属植物习性类似,性喜阳耐荫,分布广,耐干旱瘠薄,对环境条件要求不苛刻,管理粗放,其匍匐生长可有效覆盖裸岩、防止风化,充分利用空间,自动填补定植间隙,是值得开发的石漠化地区荒山绿化、水土保持、种植创收等多功能经济物种。本试验对南蛇藤枝条插穗长度、取材部位、蔗糖以及不同浓度NAA对插穗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经济有效地生产苗木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