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薹草

针薹草
花莞社

针薹草,草本植物。秆丛生,叶短而狭窄。开花,雄花3-5朵花,雌花5-10朵花。成熟后,小坚果包于果囊内。分布于中国吉林,俄罗斯,蒙古。 中文学名针薹草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莎草目 科莎草科 族薹草...

  • 中文学名针薹草
  • 被子植物门
  • 单子叶植物纲
  • 莎草目
  • 莎草科
  • 薹草族
  • 薹草属
  • 分布区域吉林,俄罗斯,蒙古北部

形态特征

针薹草(东北草本植物志)

根状茎短。秆丛生,高10-20厘米,平滑,秆在1/4以下生叶,基部叶鞘淡褐色。叶短于秆,狭窄,宽0.5-1毫米,边缘内卷。小穗1个,顶生,雄雌顺序,卵形至圆状卵形,长4-7毫米,宽4-5毫米;雄花部分不明显,具3-5朵花;雌花部分占小穗的大部分,具5-10朵花。雄花鳞片椭圆形,长约2毫米,膜质,淡棕色,具1条明显中脉和2条不明显侧脉;雌花鳞片宽卵形,膜质,中间部分色淡而具3条脉,两侧淡棕色。果囊稍长或等长于鳞片,宽卵形,稍肿胀三棱形,长约2毫米,近于无喙,喙口圆形,背腹两面的脉均不明显,基部从腹面观近心形,成熟后水平展开。小坚果疏松地包于果囊内,椭圆形或倒卵形,三棱形,长约1.5毫米;花柱基部不膨大,宿存,柱头3个。

生长环境

主要生长在森林地区乌拉草沼泽泥炭藓上。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在吉林(南部大兴安岭)、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蒙古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