胀果芹

胀果芹
花莞社

胀果芹(学名:Phlojodicarpus sibiricus)为伞形科胀果芹属的植物。分布在蒙古、俄罗斯以及中国大陆的河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生长于海拔600米至900米的地区,多生在干燥多石地、向阳山坡或草原区石质山顶,...

  • 中文学名胀果芹
  • 拉丁文名Phlojodiearpussibiricus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伞形目
  • 伞形科
  • 前胡族
  • 胖果芹属
  • 分布区域产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部及南部,巴彦卓尔盟)、黑龙江

形态特征

根颈

粗壮,常呈指状分枝,并存留多数宽阔的枯萎叶鞘;根圆锥形,粗大,木质化,表皮褐色。

茎单一或数茎,圆柱形,径3—7毫米,细条纹轻微突起,较平滑或有时显著突起呈浅槽,光滑无毛。

基生叶多数,叶有柄,叶柄长3.5—9厘米,基部具卵状宽阔叶鞘;叶片轮廓为长卵形,长8—14厘米,宽2—4厘米,二至三回羽状分裂,一回羽片5—7对,二回羽片2—3对,末回裂片线形,先端钝尖,长5—13毫米,宽1—2.5毫米,边缘反卷,两面无毛;茎生叶少数,简化。

伞形花序有长梗,花序梗粗壮,伞形花序直径3—9厘米,总苞片5—10,线状披针形,不等大,有时其中一片特大,呈鞘状或具叶裂片,有时有短毛,边缘白色膜质;伞辐6—20,不等长,有鳞片状毛;小伞形花序有花10余朵;小总苞片约10,卵状披针形;萼齿显著,披针形;花瓣白色。

果实

分生果长圆形,长6—7毫米,宽4—5毫米,成熟时浅黄色,有稀疏短毛,果皮肥厚,稍木质化,背棱粗钝,隆起很甚,侧棱翅状宽而厚;棱槽内油管1,合生面油管2,油管有时易消失。

花果期

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向阳山坡、干燥多石山地或草原区石质山顶。

分布范围

产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部及南部,巴彦卓尔盟)、黑龙江(满洲里)、河北等省区。分布苏联及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