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边草

涧边草
花莞社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稍横生,种子椭圆形,具小瘤状突起。染色体2n=16。花果期7-10月。产福建(崇安)。生于海拔1 100-1 900米的沟谷林下阴湿处。 中文学名涧边草 拉丁文名Peltoboykinia tellimoides (Maxi...

  • 中文学名涧边草
  • 拉丁文名Peltoboykinia tellimoides (Maxim.) Hara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蔷薇目
  • 亚目虎耳草亚目
  • 虎耳草科
  • 亚科虎耳草亚科
  • 虎耳草族
  • 涧边草属
  • 涧边草
  • 分布区域福建省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0.2-1米。根状茎粗壮,稍横生,直径1.5-2厘米,外皮黄褐色,内部深黄色,密被须根。基生叶通常1-2枚,叶片盾状着生,圆状心形,直径15-25厘米,掌状7-9浅裂,裂片三角状阔卵形,或斜三角形,长4-7厘米,宽5-8厘米,先端急尖至短渐尖,边缘有不规则粗锯齿,腹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无毛或疏生柔毛,具掌状脉序;叶柄长20-35厘米,无毛或疏生柔毛;茎生叶通常2-3枚,较小。聚伞花序顶生;苞片线形,长1-3毫米;花梗长5-10毫米,疏生腺毛;托杯外面疏生腺毛;萼片卵状三角形,长2.5-4毫米,背面疏生腺毛;花瓣淡黄色,狭长圆形,长0.6-1.4厘米,宽3.5-5毫米,先端短渐尖,近顶部具疏齿,边缘和两面均疏生腺毛;雄蕊稍超出萼片外,花药长圆形,花丝粗短;子房半下位,2室,胚珠多数,花柱2,柱头头状。蒴果椭圆形或近卵球形,长1.2-1.4匣米,直径约8毫米,外面疏生腺毛;种子椭圆形,长0.8-1毫米,具小瘤状突起。染色体2n=16。花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 100-1 900米的沟谷林下阴湿处。

分布范围

分布在福建(崇安),日本。模式标本采自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