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叶石楠

刺叶石楠
花莞社

刺叶石楠(学名:Photinia prionophylla (Franch.) C. K. Schneid.)是灌木或小乔木,高1-2米;幼枝被灰色短绒毛,老时脱落近无毛。叶片革质,倒卵形或椭圆倒卵形,花成顶生复伞房花序,苞片及小苞片钻形,萼筒浅...

  • 中文学名刺叶石楠
  • 拉丁文名Photinia prionophylla (Franch.) Schneid.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蔷薇目
  • 亚目蔷薇亚目
  • 蔷薇科
  • 石楠属
  • 刺叶石楠
  • 分布区域产云南西北部。

形态特征

叶片革质,倒卵形或椭圆倒卵形,长4.5-7厘米,宽4-5厘米,先端圆钝、急尖或渐尖,基部渐狭或楔形,边缘除基部外有刺状锯齿,上面初疏生绒毛,以后近于无毛,下面密生灰色绒毛,中脉在上面陷入,在下面凸起,侧脉10-14对;叶柄粗壮,长6-15毫米,有灰色绒毛;托叶钻形或针状线形,边缘具红色腺体。

花成顶生复伞房花序,直径7-9厘米,花梗和总花梗密生绒毛;苞片及小苞片钻形,长2-2.5毫米;花直径7-9毫米;萼筒浅杯状,长2-3毫米,外面密生绒毛;萼片三角形,长1-2毫米,先端急尖或钝,边缘有黑色腺体;密生绒毛;花瓣白色,近圆形,直径约3毫米,内面有绒毛;雄蕊20,较花瓣短或与其等长;花柱2,下部合生,子房密生长绒毛。

刺叶石楠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倒卵形,叶边有刺状锯齿,小枝、叶柄、叶片下面及花序皆密生灰色绒毛,易与他种区别。

生长环境

生于向阳干燥多石山坡或路边灌木丛中,海拔2500-3300米。喜光稍耐荫,深根性,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湿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微酸性的砂质土壤最为适宜,能耐短期-15℃的低温,喜温暖、湿润气候。萌芽力强,耐修剪,对烟尘和有毒气体有一定的抗性。

分布范围

产云南西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