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绣球

粤西绣球
花莞社

  粤西绣球(学名:Hydrangea kwangsiensis Hu):灌木,高1-3米, 小枝圆柱形,淡褐色,无毛,具明显的环状叶痕。叶纸质,披针形或阔披针形,上面无毛,下面被疏散、紧贴微柔毛,边缘稍反卷。伞房状聚伞花序具长6...

  • 中文学名粤西绣球
  • 拉丁文名Hydrangea kwangsiensis Hu
  • 别名广西绣球、五月蓝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蔷薇目
  • 亚目虎耳草亚目
  • 虎耳草科
  • 亚科绣球花亚科
  • 绣球花族
  • 绣球属
  • 粤西绣球
  • 分布区域中国湖南东南部、广东北部、广西东部

形态特征

粤西绣球是灌木植物,高1-3米, 小枝圆柱形,淡褐色,无毛,具明显的环状叶痕。叶纸质,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长9-20厘米,宽1.5-5.5厘米,先端渐尖或具短尾状尖头,基部狭楔形、阔楔形或钝圆,两侧稍不对称,上面无毛,下面被疏散、紧贴微柔毛,边缘稍反卷,近全缘或基部以上有具硬尖头的稀疏小齿;中脉粗壮,上面平坦,下面微凸,侧脉6-8对,有时11对,纤细,弯拱,下面微凸或清晰可见,网脉两面不明显;叶柄长1-3厘米,基部扩大几乎全部抱茎。

伞房状聚伞花序具长6-12厘米的总花梗,顶端截平,分枝3,扩展,中间的分枝远比两侧的短,密被紧贴短柔毛;不育花萼片4,少有3或5,白色,广椭圆形或卵形,不等大,长1-3厘米,宽1-2厘米,全缘,先端圆或微凹;孕性花萼筒长陀螺状,被短柔毛,萼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0.7-2毫米,宽1-1.2毫米;花瓣长椭圆形,长3-3.5毫米,宽1.5-2毫米,先端稍钝,花后外反,蓝色;雄蕊10枚,近等长,与花瓣等长或稍长之,花药长圆形,长1-1.5毫米;子房4/5下位,花柱3,钻状,结果时长2-2.5毫米,扩展或稍外反,柱头小,头状。

蒴果长陀螺状,不连花柱长3-4.3毫米,宽2-3毫米,顶端突出部分长0.5-0.8毫米,等于蒴果长度的1/6-1/5;种子棕黄色,卵圆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0.4-0.5毫米,宽0.3-0.4毫米,无翅或有时一端或两端具极短的翅,且基部的翅常呈短柄状。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600-1500米的山谷密林或路旁疏林中。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在中国广西省(北部至东北部)、贵州省(东南部)。模式标本采自广西罗城北部。

主要变种

白皮绣球(变种):Hydrangea kwangsiensis var. hedyotidea (Chun) C. M. Hu

亦名:短柄绣球

该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花序轴及分枝无毛或仅于顶部被短疏毛;孕性花紫红色或略带蓝色;花柱近直立。花期5-7月,果期8-11月。

生于山谷密林或山坡路旁疏林下或山顶灌丛中。产中国湖南东南部、广东北部和广西东部。模式标本采自广东乳源县。

医药信息

【苗药】Duyawu都呀乌(融水语):全草外敷治跌打损伤,刀伤出血《桂药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