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毛红山茶

长毛红山茶
花莞社

长毛红山茶,灌木或小乔木,嫩枝秃净,老枝灰色,叶革质,长圆形,花红色,顶生,无柄,苞片及萼片14片,卵圆形,蒴果褐色,圆球形。与多齿红山茶极具亲缘关系, 这与形态性状的分类一致。 分布在中国大陆的湖南...

  • 中文学名长毛红山茶
  • 拉丁文名Camellia villosa Chang et S. Y. Liang ex Chang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芸香目
  • 山茶科
  • 山茶属
  • 长毛红山茶
  • 分布区域中国贵州榕江、湖南雪峰山、广西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嫩枝秃净,老枝灰色。叶革质,长圆形,长7-9.5厘米,宽3-4厘米,先端急尖,尖尾长8-10毫米,基部圆形或钝,上面干后褐色,无毛,稍发亮,下面同色,有长柔毛,中脉下陷,侧脉9-10对,几与中脉垂直,在上面凹下,在下面突起,边缘除基部1/3外有锯齿,齿刻相隔1-2毫米,叶柄长5-7毫米,上面无毛,下面有毛。

花红色,顶生,无柄,苞片及萼片14片,卵圆形,最长达1.3厘米,外面有绢毛;花瓣7片,倒卵形,长3-3.5厘米,外面有柔毛;雄蕊排成4轮,长2.5厘米,花丝管有毛,内轮游离花丝有毛;子房有毛,3室,每室有胚珠5-6个;花柱长1.5厘米,3裂。

蒴果圆球形,直径5厘米,褐色,有长毛,3室,每室有种子3-4粒,3爿裂开,果爿厚5毫米,不具宿存苞片及萼片;果柄极短,种子长1.5-2厘米,褐色。

本种的嫩枝无毛。叶长圆形,长7-9.5厘米,背面有长毛,苞及萼片14片,花瓣7片,花丝管有毛,蒴果褐色,圆球形。它和石果红山茶及毛蕊红山茶很接近,但后者的苞片及萼片只有10片,叶背无毛。它和多齿红山茶更接近,后者叶大,背面无毛,花和果均较大。

生长环境

常绿阔叶林、灌丛、灌木林、林缘、林中、山顶密林、山坡、山坡林、山坡疏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在海拔390m至1716m均有分布。

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贵州榕江、湖南雪峰山、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