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玉子

爱玉子
花莞社

爱玉子(学名:Ficus pumila var. awkeotsang)又称为爱玉、玉枳、枳仔、草枳仔、澳浇、爱玉欉(以闽南语拉丁化,即为学名来源awkeotsang),属桑科榕属植物,为台湾特有亚种,与薜荔(Ficus pu-mila L.)相同皆...

  • 中文学名爱玉子
  • 拉丁文名Ficus pumila var. awkeotsang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荨麻目
  • 桑科
  • 亚科波罗蜜亚科
  • 榕族
  • 榕属
  • 亚属无花果亚属
  • 薜荔

形态特征

叶长椭圆状卵形,长7-12厘米,宽3-5厘米,背面密被锈色柔毛;榕果长圆形,长6-8厘米,直径3-4厘米,表面被毛,顶部渐尖,脐部凸起;总梗短,长约1厘米,密被粗毛。

分布范围

产台湾(模式产地,但多栽培)、福建、浙江(乐清、北雁荡山)。果可食。

台湾野生爱玉子是多年生的藤本植物,其天然生以中央山脉海拔1,000~1,800公尺多雨湿润的阔叶林内,主要产地嘉义县产量最高有「爱玉王国」美誉,其次为南投县。

主要价值

一般人所称的爱玉,指的是爱玉子制成的胶质食品爱玉冻。将爱玉冻加入碎冰跟柠檬汁可制成爱玉冰,是台湾夜市的一种清凉爽口的著名甜品(但不限于夜市或晚上贩卖,如菜市场附近)。

爱玉水晶冰乃纯天然野生的绿色植物(爱玉子)作为原料经古法手工制作调制而成的饮品,状如水晶、清凉爽滑似嚼吃的水,在台湾被称之为柠檬爱玉冰。其在台湾有180年的历史。爱玉水晶冰除了美味之外,中医药典记载:质纯的爱玉子,亦具有养生美容、清热解毒、润喉、止咳化痰、平喘、降噪安神、润肺养肤、含热量低…等功效,是药食同源而又属纯天然的一道风味独特之健康饮品。

历史记载

《道光元年(1821)》至今已有180年历史,爱玉子是台湾特有的山地植物,一直广受消费大众喜爱,成为普遍化的消暑清凉食品,由于受栖之中、低海拔地遭砍伐,演变今日之野生爱玉采集需远涉深山,采运艰辛,野生爱玉已逐渐减少,数量有限价格高,为供应市场需求,农业试验所嘉义分所钟志明先生指出已进行爱玉低海拔栽培研究多年,部分爱玉品种已能在低海拔平地结果,可望达成经济化生产的目标。

【连雅堂】于1921年著作之《台湾通史的农业志》中记载爱玉子名称的来源,摘录如下:「爱玉子:产于嘉义山中。旧志记载:道光初,有同安人某居于郡治之妈祖楼街每往来嘉义,采办土宜。一日,过后大埔,天热渴甚,溪饮,见水面成冻,掬而饮之,凉沁心脾,自念此间暑,何得有冰?细视水上,树子错落,揉之有浆,以为此物化也。拾而归家,以水洗之,顷刻成冻,和以糖,风味殊佳,或合以儿茶少许,则色如玛瑙。某有女曰爱玉,年15,楚楚可人,长日无事,出冻以卖,饮者甘之,遂呼为爱玉冰。自是传遍市上,按爱玉子;性清凉、可解暑、平喘、降噪安神、润肺养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