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猪笼草

翼状猪笼草
花莞社

  翼状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alata),又名红猪笼草,是菲律宾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种加词来源于拉丁文“alatus”,意为“翼状的”。在园艺上,翼状猪笼草是最容易栽培且栽培得最广泛的物种之一。 中文学名翼...

  • 中文学名翼状猪笼草
  • 拉丁文名Nepenthes alata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石竹目
  • 猪笼草科
  • 猪笼草属
  • 翼状猪笼草

形态特征

翼状猪笼草与许多其他的猪笼草物种间存在着密切的近缘关系,包括柯普兰猪笼草(N. copelandii)、棉兰老岛猪笼草 (N. mindanaoensis)、菲律宾猪笼草(N. philippinensis)和萨兰加尼猪笼草(N. saranganiensis)。产自苏门答腊的真穗猪笼草(N. eustachya)曾一度因模式标本的误释而被认为是翼状猪笼草的一个变种;实际上这两个物种间并没有密切的近缘关系。

翼状猪笼草与真穗猪笼草形态特征的区别(Jebb & Cheek,1997)
形态特征
翼状猪笼草
真穗猪笼草
叶片形状
披针形-卵形
披针形
叶片末端
急尖或渐尖
圆形至亚盾形
叶柄
呈槽状
略呈或根本不呈槽状
笼蔓尾
不分叉,尖锐
不分叉或分叉
毛被
红色或白色
通体无毛
捕虫笼基部的形状
结构与捕虫笼的其余部分类似,突然缩小至笼蔓
角状,木质,逐渐缩小至笼蔓

生长环境

翼状猪笼草存在于海拔800至2400米的苔藓森林中。

分布范围

是菲律宾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

种下

N. alata f. variegata Hort. ex P.Mann (1996) nom.nud.

N. alata var. biflora Macfarl. (1908)

N. alata var. ecristata Macfarl. (1908)

自然杂交种

N. alata × N. burkei

N. alata × N. merrilliana [=N. × merrilliata]

(N. alata × N. merrilliana) × N. mirabilis [=N. × tsangoya]

N. alata × N. mindanaoensis

N. alata × N. mirabilis [=N. × mirabilata]

N. alata × N. petiolata

N. alata × N. truncata [=N. × truncalata]

N. alata × N. ventricosa [=N. × ventrat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