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锥花

木锥花
花莞社

木锥花,分布于中国云南,生于沟谷灌丛中或溪边杂木林下。 中文学名木锥花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管状花目 科唇形科 亚科锥花亚科 属锥花属 种木锥花 目录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分布...

  • 中文学名木锥花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合瓣花亚纲
  • 管状花目
  • 唇形科
  • 亚科锥花亚科
  • 锥花属
  • 木锥花

形态特征

灌木或粗壮草本。茎高1-5米,钝四棱形,具微槽,密被污黄色星状毡毛,弯曲。叶大,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至阔卵圆形,长11.5-26.5厘米,宽4-11.5厘米,先端急尖至渐尖,基部急尖或楔状渐狭,边缘自基部以上为粗锯齿或圆齿状牙齿,近基部全缘,草质,上面干时紫褐色或橄榄绿色,被稀或密的单短硬毛及少数二叉的具柄星状毛,在扩大镜下有小细脉微突起,下面呈灰白色,密被星状短柔毛;叶柄长1-4.5厘米,腹平背凸,毛被同于茎。聚伞花序近无梗,多花,密集;苞片长圆形,长0.9-1.4厘米,宽3-4毫米,上面被微毛,下面毛被同于茎,小苞片线形,长6-9毫米,宽至1.5毫米,毛被与苞片相同。花萼花时钟形,长9-11毫米,直径5-6毫米,外面密被污黄色星状毡毛,内面被短纤毛,10肋十分明显,萼齿宽三角形,长1-1.5毫米,宽约3.5毫米,果时花萼略增大,开裂。花冠白或浅紫色,长2.4-3厘米,外面密被星状毡毛,内面为极稀的尘状

毛被物,冠筒基部直径1.5毫米,至1/2处突然增大,至喉部宽达9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圆形,长约5毫米,宽7-8毫米,下唇长8毫米,宽11毫米,3裂,中裂片较大,倒心形,侧裂片卵圆形。雄蕊与上唇等齐,插生于冠筒中上部,花丝扁平,边缘膜质。花柱与雄蕊等长,下部纤细,近顶部扁平,略粗,且被稀疏的星状短柔毛,先端不相等2浅裂。子房密被污黄色短硬毛。小坚果4枚均成熟,长圆状三棱形,腹面具棱,背面圆形,长4-5毫米,宽3-3.5毫米,栗色,毛被早落。花期5月,果期8-12月。

生长环境

生于沟谷灌丛中或溪边杂木林下,海拔700-2100米。

分布范围

产云南东南部、南部、西南部,模式标本采白云南斓沧。

药材

版本一

【异名】小齿锥花。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小齿锥花的根。

【采集】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性味】苦,凉。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消炎利尿。治肺炎,气管、支气管炎,咳嗽痰多,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炎水肿,尿路结石。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拉丁名】:原植物小齿锥花Gomphostemma microdon Dunn

【考 证】: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版本二

【拼音】 Mù Zhuī Huā

【英语】 root of Smalltooth Gomphostemma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小齿锥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mphostemma microdon Dun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40-1300m的沟谷或平地的热带雨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 。

【性味】味苦;怀凉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利尿通淋。主痰热咳喘;热淋;石淋;肾炎;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