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果藻

角果藻
花莞社

角果藻(Pteridophyta),多年生沉水草本,茎细弱,下部常匍匐生泥中,茎长3-10 (-20) 厘米,径约0.3毫米,分枝较多,常交织成团,易折断。产我国南北各省区。生于淡水或咸水中,亦见于海滨或内陆盐碱湖泊。广布...

  • 中文学名角果藻
  • 拉丁文名Zannichellia palustris
  • 被子植物门
  • 单子叶植物纲
  • 泽泻目
  • 眼子菜科
  • 角果藻属
  • 分布区域广布全球。

形态特征

多年生沉水草本,茎细弱,下部常匍匐生泥中,茎长3-10(-20)厘米,径约0.3毫米,分枝较多,常交织成团,易折断。叶互生至近对生,线形,无柄,长2-10厘米,宽0.3-0.5毫米,全缘,先端渐尖,基部有离生或贴生的鞘状托叶,膜质,无脉。花腋生;雄花仅1枚雄蕊,花药长约1毫米,2室,纵裂,药隔延生至顶端,花丝细长,花粉球形;雌花花被杯状,半透明,通常具4枚离生心皮(稀至6枚),子房椭圆形,花柱短粗,后伸长,宿存,柱头卵圆形或广卵形,边缘钝齿不明显;胚珠单一,悬垂。果实新月形,长2-2.5毫米,常2-4枚(稀6枚)簇生于叶腋(稀有总果柄),每枚均有与果等长(至少不短于果长的1/2)的小果柄(心皮柄);果脊有钝齿,生于脊翅边缘,先端具长喙,通常长于或等于果长,略向背后弯曲。种子直生,有卷曲的子叶。2n=24,34。花果期6~9月(江苏)。

生长环境

生于淡水或咸水中,亦见于海滨或内陆盐碱湖泊。广布全球。

分布范围

国内

产于中国南北各省区:

黑龙江省,辽宁省,内蒙自治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新疆自治区,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中国

国外

北美洲;美洲大陆;美洲广布;欧洲;世界广布;世界水域;亚洲;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