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沙黄耆

喜沙黄耆
花莞社

喜沙黄耆(学名:Astragalus ammodytes Pall.)是豆科黄芪属的植物。分布于中亚、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甘肃等地,生长于海拔200米至600米的地区,多生于砂质土上。 中文学名喜沙黄耆 拉丁...

  • 中文学名喜沙黄耆
  • 拉丁文名Astragalus ammodytes Pall.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豆目
  • 豆科
  • 黄芪属
  • 喜沙黄耆

形态特征

多年生丛生草本,高3-6厘米。

根粗壮,颈部多头,形成垫状。茎平卧,密被白色绒毛

羽状复叶有5-9片小叶,集生顶端,呈折扇状,长1.5-3厘米;叶柄较叶轴长1-2倍,密被白色短绒毛;托叶合生、鞘状,先端2齿,密被白色绒毛;小叶倒卵状长圆形,长4-6毫米,宽1.5-2毫米,先端钝圆,基部楔形。

花单生于叶腋或具2-3花成极短的总状花序;苞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2.5毫米,密被白色毛;花萼管状,长8-15毫米,密被白色短柔毛,萼齿钻状,长1-2毫米;花冠粉红色或白色,干后淡黄色,旗瓣长18-24毫米,狭倒卵状长圆形,先端微凹,中部缢缩,基部渐狭成短瓣柄,翼瓣长12-15毫米,瓣片线状长圆形,较瓣柄稍短,先端微凹,龙骨瓣与翼瓣等长或稍短,瓣片较瓣柄短;子房无柄,密被白色毛。

荚果长4-5毫米,直径2.5-3毫米,密被短柔毛。

花期5月,果期6-7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砂丘及砂质土上。

分布范围

产于甘肃西部及新疆北部。

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中亚都产。

系统位置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蔷薇目Rosales

蔷薇亚目Rosineae

豆科Leguminosae

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eae

山羊豆族TRIB.Galegeae

黄耆亚族SUBTRIB.Astragalinae

黄耆属Astragalus

裂萼亚属Subgen.Cercidothrix

喜沙组Sect.Ammod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