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生地蔷薇

砂生地蔷薇
花莞社

砂生地蔷薇(学名:Chamaerhodos sabulosa)是蔷薇科地蔷薇属的植物。产内蒙古、新疆、西藏。生于河边砂地或砾地。蒙古、前苏联也有分布。 中文学名砂生地蔷薇 拉丁文名Chamaerhodos sabulosa Bunge 二名法Cham...

  • 中文学名砂生地蔷薇
  • 拉丁文名Chamaerhodos sabulosa Bunge
  • 二名法Chamaerhodos sabulosa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蔷薇目
  • 亚目蔷薇亚目
  • 蔷薇科
  • 亚科蔷薇亚科
  • 地蔷薇属
  • 分布区域产内蒙古、新疆、西藏。蒙古、苏联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植株

多年生草本植物。

茎多数,丛生,平铺或上升,高6-10厘米,少有达18厘米,微坚硬,茎叶及叶柄均有短腺毛及长柔毛。

基生叶莲座状,长1-3厘米,三回三深裂,一回裂片三全裂,二回裂片二至三回浅裂或不裂,小裂片长圆匙形,长1-2毫米,先端圆钝,在果期不枯萎;叶柄长1.5-2.5厘米;托叶不裂;茎生叶少数或不存,似基生叶,三深裂,裂片二至三全裂或不裂。

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多花,在花期初紧密后疏散;苞片及小苞片条形,长1-2毫米,不裂;花小,直径3-5毫米;萼筒钟形或倒圆锥形,长2-4.5毫米,有柔毛,萼片三角卵形,直立,先端锐尖,和萼筒等长或稍长;花瓣披针状匙形或楔形,长2-3毫米,比萼片短或等长,白色或粉红色,先端圆钝;花丝无毛,比花瓣短;心皮常6-8,离生。

瘦果卵形,长1毫米,褐色,有光泽。

花果期

花期6-7月,果期8-9月。

该种和地蔷薇相似,但为多年生草本;茎多数,丛生;基生叶莲座状,在果期仍不枯萎;花瓣比萼片短或等长;心皮6-8;瘦果有光泽,二者可以区别。

生长环境

生于河边砂地或砾地。

分布范围

产内蒙古、新疆、西藏。蒙古、苏联也有分布。